中國數字鄉村發展報告 (2020年)
發布日期:2021-11-25 瀏覽: 次
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是關系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全局性、歷史性任務。數字鄉村建設既是鄉村振興的戰略方向,也是建設數字中國的重要內容,整體帶動和提升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為鄉村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大動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要強化農業科技和裝備支撐, 建設智慧農業,為助推數字經濟與農業農村經濟融合發展指明了方向。
2020年是決勝脫貧攻堅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年,也是實現第一個百年目標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目前,鄉村振興戰略開局良好,新一代信息技術不斷釋放其發展效應,農業農村發展轉型升級動能更加強勁,“三農”工作呈現出新的特征, 農業農村現代化邁向新的階段。同時,國際國內發展形勢日趨復雜,不確定性不穩定性明顯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深遠。2020年,我國數字鄉村建設加快推進,發布《數字農業農村發展規劃(2019—2025年)》《2020年數字鄉村發展工作要點》,浙江、河北、江蘇、山東、湖南、廣東等22個省份相繼出臺數字鄉村發展政策文件,政策體系更加完善,統籌協調、整體推進的工作格局初步形成。
中央網信辦、農業農村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市場監管總局、國務院扶貧辦印發《關于開展國家數字鄉村試點工作的通知》,統籌部署開展國家數字鄉村試點工作。在地方推薦、專家評審及復核、社會公示基礎上,確定117個縣(市、區)為首批國家數字鄉村試點地區,重點在開展數字鄉村整體規劃設計、完善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探索鄉村數字經濟新業態、探索鄉村數字治理新模式、完善“三農”信息服務體系、完善設施資源整合共享機制、探索數字鄉村可持續發展機制等7個方面先行先試, 為全面推進數字鄉村建設探索有益經驗。
2020年,數字鄉村戰略進一步落地實施,各地區數字鄉村建設發展取得良好成效。
鄉村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電信基礎設施全面升級,全國行政村通光纖率和4G覆蓋率均超過98% ,人工智能、5G、大數據等新一代互聯網技術創新應用,鄉村廣播電視網絡基本實現全覆蓋;鄉村智慧物流設施更加完善,對農村地區電商服務支撐能力顯著加強;鄉村電網、水利、公路等基礎設施數字化升級改造不斷加快。
農業農村大數據建設初見成效。數據資源采集體系逐步完善,數據資源體系建設穩步推進,數據資源共享、業務協同和數據開放水平進一步提高;數據資源應用范圍廣闊,形成了重點農產品單品種全產業鏈數據采集、分析、發布、服務為主線的全鏈條數據應用體系,大數據系統應用領域不斷增加。
農業生產數字化水平不斷提高。信息化技術全面賦能農業細分行業,種植業信息化建設成效明顯,數據開放共享服務更加完善;養殖場直連直報系統實現橫向互聯、省部互動,養殖技術線上指導服務廣泛開展;漁業信息系統建設不斷加快,產銷對接平臺逐漸普及;數字化育種平臺成功應用,種業大數據管理基礎不斷夯實;農機裝備數字化步伐不斷加快,農機作業數字化服務深入推進;農墾基礎數據資源建設不斷加強,農業經營數字化轉型積極推進。
鄉村數字經濟新業態蓬勃發展。農業農村部會同相關部門組織實施“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在110個縣(市)開展試點,建立完善適應農產品網絡銷售的供應鏈體系、運營服務體系和支撐保障體系。電商進村綜合示范項目取得顯著進展,郵政在農特產品進城中的渠道作用不斷增強;鄉村旅游智慧化水平大幅提升,短視頻平臺大大提升了鄉村旅游重點村的知名度,鄉村旅游人才數字技術培訓力度加大,形成了“數字文旅”“智慧旅游”等新型服務模式;農村創新創業帶頭人隊伍不斷壯大,形成了一批具有較強影響力、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返鄉入鄉創業產業園、示范區(縣)。
鄉村治理數字化水平大幅提升。“互聯網+政務”加快向農村延伸,農業“放管服”電子審批初見成效,借助數字化平臺理順了三資管理的體制機制;“互聯網+基層黨建”建設全面展開,以智慧黨建引領強村善治;平安鄉村數字化平臺初步建成,基本建成涵蓋中央、省、市、縣、鄉鎮、村6級聯網應用體系。智慧鄉村信息平臺為鄉村疫情防控提供支撐,創新互聯網運用,努力克服疫情對脫貧攻堅的影鄉村信息服務更加完善。基層信息服務體系進一步健全,信息進村入戶工程取得顯著成效,供銷合作系統的惠農服務網點更加密集,普惠金融服務站點基本實現全覆蓋;數字化對農業生產經營的支撐更加有力,全國農業科教云平臺初現成效,農產品線上產銷對接服務持續發力;鄉村公共服務的數字化水平不斷提升,民政服務信息系統建設全面推進,鄉村網絡文化管理與創作加速優化,鄉村公共數字文化服務提檔升級,農耕文化保護與傳承活動風靡網絡平臺,金融支農信息服務取得階段性成效,公共法律線上服務水平不斷提高,傳統村落保護實現全景網絡漫游,鄉村就業、社保、醫保服務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鄉村中小學教育信息化水平邁上新臺階;面向各類農業生產經營主體的信息化培訓扎實開展,農村實用人才和大學生村官示范培訓取得良好成效,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的應用更加廣泛。
智慧綠色鄉村建設穩步推進。深入普及互聯網等數字化技術在智慧綠色鄉村建設中的重要作用,積極推廣農業綠色生產方式, 提升鄉村生態保護信息化水平,倡導鄉村綠色生活方式,促進數字鄉村綠色健康發展。
鄉村科技創新邁上新臺階。重點研發計劃項目設立、重點實驗室建設、數字農業創新中心建立、相關標準制定等工作有序推進,推動了產學研用合作。
網絡扶貧取得明顯成效。貧困地區不通網的問題得到歷史性解決,“互聯網+”新業態新模式不斷增強貧困地區的造血功能,網絡扶智持續激發貧困群眾自我發展的內生動力,遠程醫療有效緩解貧困人口“看病難”問題。互聯網對消除貧困的基礎性作用和可持續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為貧困地區群眾與全國人民一道邁進小康社會作出了重要貢獻。
我國數字鄉村建設仍需加強規劃布局,積極謀劃“十四五”數字鄉村發展。夯實發展基礎,加快建設鄉村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釋放數字紅利,培育壯大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創新治理模式,提升鄉村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推動融合發展,統籌發展數字鄉村與智慧城市。激發內生動力,持續推進網絡扶貧與數字鄉村建設。
《中國數字鄉村發展報告(2020)》全面總結了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政策舉措、發展進程和階段性成效,記錄了各地區、各部門推進數字鄉村建設工作的重要進展和經驗探索,是對2020年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發展總體情況的集中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