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發布日期:2022-05-24 瀏覽: 次
5月23日上午,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我省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舉措和工作成效,并回答記者提問。
省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省公安廳黨委委員、副廳長馬潤生:
近年來,全省各級公安機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重要指示精神,在省委、省政府和公安部的堅強領導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深入踐行“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為載體,一體推進“不敢騙、不能騙、騙不到”工作機制,深入開展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自2021年4月至今立案數連續下降,特別是今年以來,全省電信詐騙案件破案數同比上升44.55%,抓獲嫌疑人數同比上升67.31%,立案數同比下降52.16%,財產損失數同比下降35.96%,呈現出“兩升兩降”的良好態勢。
我們的主要做法:
一是強化“打”,嚴打嚴懲成效明顯。全省各級公安機關始終堅持嚴打方針不動搖,出重拳、下重手、用重典,不斷掀起強大打擊攻勢,對現行案件快速偵破,對貸款、刷單、虛假投資理財、冒充電商物流客服等高發類詐騙犯罪實施集群打擊,堅決斬斷技術鏈、網絡鏈、資金鏈,形成強大震懾;嚴打為實施電信網絡詐騙違法犯罪提供轉賬洗錢、技術平臺、設備維護、引流推廣、人員招募等服務的組織和人員,堅決斬斷犯罪鏈條。去年至今,全省共破獲電信網絡詐騙案件19563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4905人;打掉涉詐洗錢窩點41個;打掉GOIP、多卡寶、絡漫寶等通訊窩點52個,繳獲作案設備70臺;打掉販賣銀行卡、電話卡團伙476個。
二是強化“防”,宣防工作全面鋪開。全省各級公安機關堅持打防并舉、防范為先,最大限度遏制此類犯罪多發高發態勢,最大程度幫助群眾減少財產損失。省委宣傳部、省委政法委、省委網信辦,省教育廳、省司法廳以及金融、通訊行業主管部門充分發揮職能作用,積極組織開展進社區、進農村、進家庭、進學校、進企業的“五進”活動,積極創建無詐社區,形成全社會反詐的強大聲勢。省公安廳組織11個地市制作反詐宣傳短片《晉心晉力 天下無詐》,連續一周抖音熱搜同城榜第一,在全國刑偵網絡春節聯歡晚會上首家展播,發揮了良好的宣傳效果。公安機關會同山西聯通公司,推出注冊“國家反詐中心”APP免流量服務,全省注冊“國家反詐中心”APP人數達1430萬人,全社會反詐氛圍濃厚。持續加強精準預警勸阻工作,今年以來,全省發布電信網絡詐騙預警78.56萬條,綜合開展面對面、電話和短信勸阻,成功避免110萬余名群眾受騙。持續加強受騙資金緊急攔截工作,堅決守住人民群眾錢袋子,今年以來共緊急止付涉案資金132.7億元。近期,省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工作領導小組落實國務院聯席辦要求,在全省部署開展為期半年的防范電信網絡詐騙宣傳活動,積極會同宣傳部門,協調新聞媒體記者深入一線采訪,進行集中報道,在主流媒體陣地形成強大的宣傳聲勢;充分利用互聯網陣地,形成反詐宣傳網絡矩陣;各成員單位發揮職能優勢向本行業系統從業人員和服務對象開展精準宣傳和集中宣講;在做好疫情防控的條件下,創新“百萬警進千萬家”活動,繼續深化“進社區、進農村、進家庭、進學校、進企業”,發動群眾主動參與反詐活動。通過進一步加大反詐宣傳力度、密度、強度,再一次掀起反詐宣傳熱潮,切實增強群眾識詐防詐“免疫力”,積極構建“全警反詐、全社會反詐”新格局。
三是強化“管”,行業治理齊抓共管。各地黨委政府和行業部門切實履行主體責任,強化源頭治理和行業治理,不斷加大監管工作力度,綜合治理取得了明顯成效。去年以來,公安機關聯合省通信管理局、三大運營商進一步健全完善涉案電話關停機制,清理整頓違規辦理和長期未啟用號卡,累計關停各類高風險電話卡58萬張;聯合省通管局開展精準勸阻,對148萬條涉詐網址、8.12萬條涉詐IP進行封停處理;聯合人行太原中心支行、山西銀保監局開展涉案銀行賬戶集中整治行動;會同省法院、省檢察院、省通管局、人民銀行太原中心支行和山西銀保監局深入推進“斷卡”行動,嚴厲打擊非法買賣電話卡、銀行卡等違法犯罪活動,今年以來,共打擊處理涉“兩卡”違法犯罪嫌疑人2703人,懲戒曝光8169人。
四是強化“控”,源頭管控持續發力。切實壓緊壓實地方黨委政府主體責任,強力推進源頭管控和教育勸返工作。我省始終堅持控在當地、嚴防外出作案,各級黨委政府充分發揮政治和制度優勢,統籌各部門各行業力量,動員廣大干部群眾深入基層,教育引導廣大群眾樹立正確價值觀,著力營造誠實守信、勤勞致富的良好風氣,努力從源頭上鏟除滋生違法犯罪的土壤。
盡管我省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但是此類案件當前依然多發高發,電信網絡詐騙犯罪依然是危害人民群眾財產安全的主要問題,依然是公安機關劍鋒所指的打擊重點。我們要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堅持人民至上,以更加強烈的政治擔當、使命擔當、責任擔當,強力推進打擊治理各項工作,堅決打贏這場反詐人民戰爭,以新擔當、新業績、新形象向黨和人民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山西日報記者:近年來,電信網絡詐騙手法迭代更新很快,我想問一下,當前常見的詐騙手法有哪些?廣大人民群眾應該怎樣防范?
省公安廳刑偵總隊政委段波:
隨著信息社會快速發展和社會治安形勢持續好轉,傳統犯罪明顯下降,以電信網絡詐騙為代表的新型網絡犯罪已成為主流犯罪,并且伴隨社會形勢發展和社會熱點,詐騙手法不斷迭代更新。以前的冒充黑社會、虛假中獎、重金求子等詐騙手法已經逐漸消失,當前常見的詐騙類型主要有網絡刷單返利、虛假投資理財、虛假網絡貸款、冒充電商物流客服、冒充領導熟人和冒充公檢法等。主要詐騙手法表現在:
一是利用急于賺錢心理。詐騙分子通過發布網絡任務、網絡平臺交友、網絡聘請專家授課等方式,吸引受害人并獲取信任,先讓受害人獲取小額利益,吸引大額投資后,以種種理由拒絕提現,甚至要求繼續投資,以此實施詐騙。比如虛假投資理財、網絡刷單返利等。
二是利用恐懼緊張心理。詐騙分子冒充公檢法、貸款公司、衛生防疫部門等人員,利用非法購買的或被害人不經意提供的個人信息,編造受害人可能非法出入境、騙取貸款、妨礙疫情防控等虛假情況,并偽造相關法律文書,讓受害人產生恐懼心理,制造緊張氣氛,迫使受害人提供銀行卡號、手機驗證碼或者直接讓受害人轉款到指定賬戶來達到詐騙的目的。比如冒充公檢法詐騙、網絡虛假貸款詐騙、冒充疫情流調人員詐騙等。
三是利用先入為主心理。詐騙分子通過不法手段獲取受害人的手機號、工作單位、網絡購物、快遞、網絡賬號等個人信息,通過電話聯系受害人或微信添加好友,并準確說出受害人的相關個人信息,先入為主獲取受害人信任,聲稱幫忙過橋轉款并偽造轉賬憑證,或者通過屏幕共享、誘騙受害人提供手機驗證碼等手段,詐騙受害人錢財。比如冒充領導熟人詐騙、冒充電商物流客服詐騙。
面對不斷迭代更新的詐騙手法,人民群眾要謹記“未知鏈接不要點,陌生來電不輕信,個人信息不透露,轉賬匯款多核實”。還要積極安裝“國家反詐中心APP”,不斷了解掌握最新的詐騙手法,提升識騙防騙意識。同時,人民群眾要保護好自己的銀行卡、電話卡、微信、QQ和支付寶等各類賬戶,不要出售、出租、出借他人,更不要幫助陌生人轉款,否則可能淪為電信網絡詐騙的“幫兇”,受到法律追究。
央廣網記者:我們注意到我省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的決心很大,特別是聽了通報以后我們也信心滿滿,那么今后山西公安機關在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違法犯罪工作上有什么具體舉措?
省公安廳刑偵總隊政委段波:
下一步,山西公安機關將繼續狠抓打擊治理,一體推進“不敢騙、不能騙、騙不到”工作機制,堅決遏制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高發勢頭,切實守護好人民群眾的“錢袋子”。
一是嚴厲打擊。嚴厲打擊販賣公民信息、買賣銀行卡和電話卡、引流推廣、技術維護、轉賬洗錢、GOIP通訊等黑灰產違法犯罪,持續開展破案攻堅,組織集群戰役,深挖幕后“金主”。同時,公安機關還將會同人民銀行、銀保監和檢察院、法院等部門,完善法律法規,健全風險監測機制,提升預警攔截能力,進一步加大電信網絡詐騙被騙資金的返還力度,積極回應人民群眾關切。
二是嚴密防范。會同省委網信辦、省通信管理局和移動、聯通、電信運營商,不斷升級技術反制,不斷加強預警勸阻能力。持續深入開展反詐宣傳活動,依托“國家反詐中心”APP,組織開展防范電信網絡詐騙違法犯罪知識進社區、進農村、進家庭、進學校、進企業活動,營造全社會反詐濃厚氛圍。
三是嚴加治理。會同通信管理、人民銀行、銀保監等部門,進一步深化“斷卡”行動,打團伙、摧網絡、斷通道,組織開展涉案“兩卡”開卡人信用懲戒和涉案營業網點治理,嚴厲打擊整治非法開辦販賣電話卡、銀行卡的違法犯罪活動,使其不敢開、不敢收、不敢賣,全力斬斷“兩卡”開辦販賣產業鏈。
四是嚴格管控。強化屬地管控綜合治理,強力推進源頭管控和教育勸返等工作。全面落實出境管控措施,全環節大幅壓降出境作案人員。
山西廣播電視臺《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透視》記者:銀行賬戶和支付賬戶是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實現犯罪目的、轉移涉案資金的主要渠道,請問作為銀行賬戶和支付賬戶主管部門,中國人民銀行對個人銀行賬戶開戶數量有哪些規定,對買賣銀行賬戶和支付賬戶、冒名開戶有哪些懲戒措施?
中國人民銀行太原中心支行副行長王山松:
個人銀行結算賬戶分為Ⅰ類戶、Ⅱ類戶和Ⅲ類戶。其中Ⅰ類戶屬于全功能的銀行結算賬戶,可通過柜面或通過遠程視頻柜員機和智能柜員機等自助機具并經銀行工作人員面對面審核開戶人身份后開立。Ⅱ類戶、Ⅲ類戶可通過柜面或綁定本人Ⅰ類戶或信用卡賬戶進行身份驗證后,通過電子渠道開立。自2016年12月1日起,同一個人在同一家銀行(以法人為單位)只能開立一個Ⅰ類戶,已開立Ⅰ類戶,再新開戶的,應當開立Ⅱ類戶或Ⅲ類戶。同一銀行法人為同一人開立Ⅱ、Ⅲ類戶的數量原則上分別不超過5個。
對買賣銀行賬戶和支付賬戶、冒名開戶的懲戒。自2019年4月1日起,銀行和支付機構對經設區的市級及以上公安機關認定的出租、出借、出售、購買銀行賬戶(含銀行卡)或者支付賬戶的單位和個人及相關組織者,假冒他人身份或者虛構代理關系開立銀行賬戶或者支付賬戶的單位和個人,5年內暫停其銀行賬戶非柜面業務、支付賬戶所有業務,并不得為其新開立賬戶。
根據國務院聯席辦和山西省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工作領導小組“斷卡行動”工作部署,去年以來,人民銀行太原中心支行組織全省商業銀行開展一人多卡和長期不動戶排查清理,請持卡人積極配合并合法合規使用銀行賬戶。
山西廣播電視臺交通廣播記者: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銀行是關鍵環節。請問山西銀保監局在這方面有什么具體舉措?
山西銀保監局法規處處長張萬艷:
不法分子實施電信網絡詐騙的手法在不斷迭代更新,為了有效打擊違法犯罪,切實保護廣大人民群眾的財產安全,山西銀保監局要求銀行機構積極配合有關部門,加大對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打擊力度。
一是抓源頭。要求銀行機構加強銀行卡風險管理,嚴格落實實名制,杜絕違規開卡行為;組織銀行機構對公安部門提供的涉案銀行卡線索定期開展排查,并依法依規采取相應措施。
二是管過程。督促銀行機構落實“三問一告知”制度,在客戶劃轉資金時進行風險提示,告知客戶向陌生賬戶轉賬匯款存在的被詐騙風險。
三是控資金。組織銀行機構接入網絡查控系統,要求銀行機構設立司法專口、開辟綠色通道、派員常駐“反詐中心”,第一時間配合公安部門做好涉詐資金的查詢、止付、凍結、返還工作。
四是重預警。梳理分析日常監管發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向廣大消費者發布風險提示,幫助大家提高識騙防騙能力,防患于未然。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按要求做好相關工作,依法為民監管,有效防控風險。
山西法制報記者:請問自去年以來,山西省通信管理局在我省防范治理電信網絡詐騙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省通信管理局網絡安全管理處負責人李彥君:
去年以來,我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兩辦”工作意見,按照林武書記關于反詐工作的批示,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和工信部“斷卡行動2.0”專項工作要求,強化企業責任,突出工作重點,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一是控源頭,組織省內3家基礎電信企業與每位新入網用戶都簽訂《電話卡合規使用告知書》,明確告知新入網用戶關于電信網絡違法犯罪的法律責任及防范措施;二是清存量,組織省內3家基礎電信企業規范實施“二次實人認證”,清理整頓違規辦理和長期未啟用號卡,累計關停各類高風險電話卡58萬張;三是打“貓池”,與公安機關通力合作,實現對“貓池”、GOIP等集群插卡設備的快速發現、準確定位、聯合打擊,累計協助破獲窩點47個,繳獲設備66臺;四是強處置,利用技防系統,檢測攔截詐騙電話175.6萬次、詐騙號碼40.2萬個,攔截量同比提升193.83%和67.11%,配合公安機關封堵涉詐域名148萬個。下一步,我局將持續提升我省信息通信行業反詐治理效能,全力保障人民群眾財產安全和行業健康發展。
科學導報記者:作為國有大型商業銀行,中國銀行在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工作中采取了哪些舉措?
中國銀行山西省分行副行長王智勇:
作為國內綜合化、國際化程度最高的大型國有銀行集團,中國銀行始終牢記“金融報國”初心,認真履行“金融為民、富民、惠民、便民”的責任,堅定不移地把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這項涉及國計民生的大事作為一項重點工作常抓不懈。
一是建立“總行—一級分行—二級分支行—網點”四級打擊治理組織架構,形成上下聯動、內外協同的工作體系。
二是建立完善協同配合、工作小組、會商研判、檢查督導、警銀協作、考核懲戒等六項機制,齊抓共管,持續推進。
三是平衡風險防控和優化服務的關系。以客戶為中心、風險控制為本,在優化賬戶服務的同時,突出源頭整治,加強開戶審核,加大一人多戶和長期不動戶的清理力度,強化賬戶分類分級管理。開展“無詐網點”創建專項行動,不斷提高服務和管理的精準度。
四是持續開展“警銀聯動、縱深打擊”活動。主動作為,營造聲勢,警銀聯動,重拳出擊,服務社會。2021年以來協助公安機關返還人民群眾被騙資金173筆、991萬元。
五是積極發揮點多面廣作用,拓寬宣傳廣度、創新宣傳形式、豐富宣傳陣地。通過中國銀行官方網站和微信公眾號推送案例和反詐知識;在網點設置宣傳咨詢臺、擺放統一制作的宣傳材料,我行共印制宣傳折頁20余萬張、宣傳手冊3.45萬冊;在網點大廳播放宣傳短片,提高影響力,努力擴大宣傳受眾的覆蓋面。
六是強化客戶服務和風險提示,做好涉案資金攔截和柜面勸阻。2021年以來成功協助客戶堵截電信網絡詐騙57起、金額834萬元,用心做好客戶的“金融衛士”,守護好人民的“錢袋子”。
七是加強員工專業能力建設,加大技防投入,形成“技防+人防+制度防”的立體防范體系,并把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工作納入對分支行和機關條線部門的績效考核。
下一步,我們將持續做好包括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在內的各項工作,服從服務于國家戰略和山西“十四五”規劃,為建設平安、繁榮、富強、美麗的山西貢獻中行力量。
黃河新聞網記者:近年來,網絡信息安全問題越來越引起老百姓的關注,據調查,70%以上的用戶都收到過詐騙電話、騷擾電話、垃圾短信等,作為省內主導運營商,山西移動在這方面做了哪些努力?
中國移動山西公司信息安全中心總經理張瑞琦:
在防范電信網絡詐騙、騷擾電話、垃圾短信方面,山西移動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明確由“人口紅利”向“人心紅利”轉變的發展戰略,扎實開展“斷卡” “安心” “打貓”等專項行動,加強源頭管控100%實名入網,推進人防、技防綜合治理,為守護百姓“錢袋子”、避免老百姓遭受電信網絡詐騙和騷擾貢獻了力量。我們的目標不僅是做到讓老百姓快速、便捷地使用網絡,更要讓老百姓安全、安心地使用網絡。2021年至今,山西移動共計核查關停高危疑似違法號碼1.8萬個;對近30萬用戶開展二次實名核驗;攔截詐騙垃圾短信9982萬條,攔截騷擾詐騙電話2.69億次。聯合各級公安機關開展“警企攜手防詐騙,人民群眾更安心”防范詐騙主題宣傳活動500余場;發送各類防范電信網絡詐騙提醒短信5億余條;采用微信公眾號、微博官方賬號等互聯網新型宣傳手段發布防詐類文章800余篇。配合公安機關打掉詐騙團伙30余個,抓捕犯罪嫌疑人40余名。
- 上一篇:拔河+燒烤丨山西山能工程團建不負好時光!
- 下一篇:暫無